轻医美,是2022年美业中为数不多依旧保持快速增长的品类;而光电医美,又是近两年轻医美中最热的赛道。
最新一笔融资发生在本月,光电保养连锁医美品牌“BR光电保养”,获得A股上市公司小崧科技的一亿元人民币投资。BR光电保养于2021年创立于中国上海,目前,BR光电保养已在上海开设6家体验店,其中3家已对外营业。
这不是今年光电医美领域的第一起融资,今年7月,南京佰福激光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南京佰福”)宣布公司获得近亿元A轮融资,资方有元生创投、老股东北极光创投等;此外,国产医美光电设备制造商苏州芙迈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也在今年接连完成天使轮、Pre-A轮两轮融资,金额共超亿元,资方有沃永基金、远毅资本等。
据《中国化妆品》不完全统计,2020年至今,国内轻医美相关融资事件超30起,其中,与光电医美相关的融资事件超10起。
我国光电医美崛起的背后,一方面是“抗初老”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是国内具有制造力的企业涌现,为国产新品牌提供了基础能力。
具体来看,我们熟悉的光子嫩肤、皮秒、超皮秒、热玛吉、超声炮、脱毛等项目,都属于光电医美。其作用原理,就是利用激光、射频、超声等技术,将能量作用于皮肤,从而实现促进细胞再生等现象,以达到抗衰、祛皱、美白等效果。
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在2016-2019年间,光电类医美市场规模始终保持20%以上的增速。虽然在过去两年,光电医美行业同样受到疫情波及,但市场恢复速度极快。
2019年,中国光电医美行业市场规模增至215.01亿元,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有所下滑,至191.73亿元,而今年,中国光电医美市场迅速回温,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超350亿元。据头豹研究院预测,光电类医美终端市场在2025年,将达到超500亿元的市场份额。
市场的增长源于消费者的需求。“抗初老”频频出现在小红书与天猫淘宝的热搜词中,年轻人对于医美、抗衰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此前仿佛30、40岁“贵妇”专属的医美项目杏彩体育,逐渐变成年轻人的标配。
京东数据显示,早在2019年的618期间,95后购买了近一半的抗衰产品,其中00后更是买走了全网超四分之一的抗衰产品。同样,在购买美容仪的消费者人群中,90后与00后年龄层消费占比也接近一半。
而光电医美正是抗衰的一大主流项目。据头豹研究院数据统计,2021年,以光电仪器操作为主的紧致抗衰项目消费金额最多,在医美总消费额中占比接近15%。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预计具有抗衰需求的人群将不断扩张。杏彩注册平台
光电美容赛道的不仅在于市场的发展潜力,在过去十年间,一系列政策对于光电医美相关器械的利好也起到了助推作用。
2013年,国家药监局发布“31号文”,对皮肤美容仪进行基本界定,并提到皮肤美容仪不作为医疗器械进行管理;2014年,药监局再次发布文件称,高频类的皮肤美容仪不作为医疗器械进行管理。
在这两条文件发布后,皮肤美容仪被分在家电下的类目中进行管理。直到2019年,国内才对家用美容仪有了进一步的新规管理,对安全、噪声、电磁兼容性等要求形成细化考核。但皮肤美容仪依旧不属于医疗器械,这意味着相关公司获取资质相对简单。
天眼查数据显示,2013年至今,有超过3000家公司入局美容仪市场。但随着过去十年间美容仪市场加速狂奔,美容仪产品出现安全隐患、医疗事故的情况屡屡发生,据天眼查数据,超过300家美容仪相关企业产生过法律诉讼。
2021年4月,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标准管理中心发布了《射频美容产品类产品分类界定指导原则》征求意见,意见称,家用射频美容仪与机构所使用的的大型射频机器,均被纳入医疗器械监管范畴。
今年3月,国家药监局发布调整《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称到2024年4月,射频类美容仪将纳入三类医疗器械进行管理。
三类器械,是最高级别的医疗器械。这意味着,未来,光电医美所使用的的射频器械将受到更为严格且规范的监管。
如今年7月,深圳市发改委发布《深圳市促进大健康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杏彩体育,明确提出支持电子类医疗美容产品,积极发展用于皮肤美容、口腔美容、中医美容的医用激光、光子、射频及超声设备,水光仪、内窥镜等医疗器械。对新取得Ⅱ类、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单个品种分别给予最高300万元、5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或优先审评程序,并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的产品,单个品种资助上限再提高100万元。
在政策、需求的双重利好下,国内的光电医美行业在疫情的短暂影响之后,再次驶入更加规范的快车道。
以在美容院、整形医院等地放置的大型院线光电美容仪为例,国内门店中的产品主要来自于科医人Lumenis、赛诺秀Cunosure、欧洲之星Fotona、赛Syneron、以色列飞顿Alma等国际品牌。
而国内头部光电医美公司,入局器械制造的方式主要有收购、独家代理、以及部分自主研发。比如,复锐医疗在2013年收购了以色列飞顿Alma,而汉德资本2017年收购了欧洲之星Fotona;奥园美谷在2021年获得科医人Lumenis在国内的独家代理权;而奇致激光、半岛医疗等公司,则通过自主研发并生产光电医美器械。
这些拥有上游生产能力的企业,毛利比起下游医美机构来说,相对较高。比如,光电医美器械制造头部企业奇致激光的毛利率在55%左右,而整形医美机构的毛利普遍在30%-50%以下。
除了传统大型院线光电仪器外。面向C端,以家用光电医美器械为主的新消费品牌,在近几年更是涌入各类新玩家。
十年前,日本的雅萌、宙斯以及以色列的初普,率先进入家用光电医美器械市场。而这三个海外品牌在国内,由于先发优势以及研发积累,始终处于领先位置。比如,在今年双十一期间,美容仪销售额前三的,依旧是雅萌、初普、宙斯。
但在国内研发技术与国外差距逐渐缩小的近两年,除了海外品牌,一些国内美容仪品牌也逐渐崛起。比如觅光、花至、昔又,在近两年均取得了亿元级别的销售额,身处美容仪品牌前列。
与国际品牌相比,国产美容仪品牌的价格相对更低。以各品牌射频美容仪销量第一的产品为例,雅萌旗舰店最火的一款为水光钻五代射频仪,定价为4399,而觅光的六级射频美容仪价格仅需2399元。
在国产美容仪品牌发展初期,以金稻、Notime为代表的海外品牌代工厂做的国产品牌,以低价在每年的大促节销量榜上挤进前十,这些品牌的光电美容仪定价低至一百多元。
这导致,“低价平替”依旧是国产光电美容仪在大众心中的定位。除了上述代工厂品牌,可思美、MeSmooth等旗舰产品的价格也在千元以下。这比起动辄大几千,甚至如宙斯等上万的海外品牌来说,可以说是极其平价。
但在今年天猫双十一中,一些均价3000元以上的国产品牌逐渐挤掉低价产品,进入销量前列,如小猫安妮、康铂、昔又等。
据行业人士对《中国化妆品》透露,目前,国内品牌与国际品牌的美容仪产品大部分均采用第三方工厂代工的方式生产,各品牌美容仪的硬件供应渠道相似,而产品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电路设计、产品功能、能量算法以及品牌营销等方面。
比如,衡量射频美容仪效果的一个指标为电极头的数量,六级射频与四级射频的美容仪效果较好,同时部分品牌开始研发多频段射频的产品,产品的设计难度随电极片的增加而增加。这些设计研发层面的差距,是各品牌产品效果差距的来源。
目前,国内头部美容仪品牌的研发技术,与海外品牌越来越接近,甚至觅光、小猫安妮等品牌在电极头等某些方面的研发领先于国际平均水平。
在过去几年,由于海外品牌的绝对技术领先与品牌效应等因素影响,宙斯、雅萌等品牌的旗舰产品,在国内售价不降反增,这给了国产品牌突围的机会。
未来,在光电医美领域,国产品牌或将摆脱“大牌平替”的概念,让更多真正平价的美容仪品牌走进消费者家中。